撒奇萊雅族
族群概述
族群歷史
社會組織
生命禮俗
祭典儀式
物質文化
回上頁
撒奇萊雅族Sakizaya,阿美族稱其為「Sakiraya」,噶瑪蘭族稱其為「Sukizaya」,撒奇萊雅族當中的飽干(Cipawkan)系統自 稱為「Sakizaya」,達故部灣(Takobuan)系統則自稱「Sakidaya」,其差異在於飽干系統的「z」音,到了達故部灣系統時以「d」音 代替。撒奇萊雅族原來分佈在奇萊平原(花蓮平原)上,範圍相當於現在的花蓮市區,花蓮舊稱「奇萊」,是阿美族稱其為「Sakiraya」擷取 「kiray」的音而來。Sakizaya一詞意義傾向「真正之人」,是特定的一群人,使用的語言亦稱為「Sakizaya」。撒奇萊雅族的語言與周圍的 其他阿美族部落(例如Natawran荳蘭、Pokpok薄薄、Lidaw里漏、Cikasuan七腳川)不同,兩者間的差異程度幾已達到無法溝通的地步。
 

參考資料:

《撒奇萊雅語》,政治大學原住民族語言教育文化研究中心編輯,臺北市:教育部,2006。

《阿美話的他族與明星部落》,多面向藝術工作室製作;公共電視臺監製,臺北市:公共電視,2005。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54,596,19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