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夏族
族群概述
族群歷史
社會組織
生命禮俗
祭典儀式
物質文化
回上頁
賽夏族的社會組織,依實際生活及宗教活動的需要,而分為家戶(dau-an)、家族(aha vake)、祖靈祭團(aha pas-vake)、姓氏祭團,其中家戶是舉行播種祭時的活動單位,家族則為各部落內掃墓和祭祖時的活動單位,祖靈祭團則是各姓氏部落性的祖靈祭活動團體,姓氏祭團則是指少數掌有全族性祭儀司祭權的姓氏所組成之超部落的活動團體。
賽夏族是典型的氏族社會,氏族是民族活動的基本單位,掌握氏族樹木便能看出民族活動的動員規模。但是因為涉及時間的久遠和絕嗣古姓等困難,已經無法明確辨認出傳統賽夏族氏族的確切數目。目前整個賽夏族有十五個姓氏,各姓氏的人零星散布在南北兩群的各個部落中。因此,賽夏族親屬組織系統是典型的父系氏族社會,以圖騰為名號的氏族成為部落組織的基本單位。居住於同一區域內的各氏族組成一個祭祀團體,每一個區內常有兩個以上的氏族,然後再與其他區域共同合成一個部落,形成一個地域團體間政治單位。每一個部落推派一個氏族的首長作為部落領袖,其下有一氏族長老會議,討論一切重大部落事務,然後再交由部落領袖執行,部落領袖為終身職。
由於賽夏族男子地位高於女子,在兩性分工上,男子主要從事農耕,婦女則主要從事操持家務為主,家庭中以及社會中均以男子為中心,因此,一個賽夏族新家是以父子為中心而開始的。如果要分家,通常由長子提出,平分財產,兄長依序外出建新家,留下最小的孩子守在舊家。分家的第一步驟就是另建一個廚房,分開來吃飯。不過,基於不分家的傳統觀念,有些兄弟雖分了家,但仍住在同一屋簷下,於是出現了一個家屋裡有幾個不同的廚房,也就是一個家屋內有數個經濟獨立的伙食團體,他們總是堅持到最後空間不足,或者彼此間出現無法解決的糾紛時,才真正的分開居住。雖然分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一旦分了家,並沒有所謂本家與分家之別,在賽夏族的用語裡,當一家分成二戶時說ain-rusa,ain-kakina-taroan則表示一家分成三戶,顯然不管一分成二或三,這些新成立的家都可以獨立自主的存在賽夏族的社會裡 。
賽夏族人的姓氏很特殊,以動物、植物、自然現象作為氏族的圖騰,並加以應用在漢性上面。如「風」姓的族人相傳他們的祖先是風的後代。「日」姓的族人是神話傳說中射日英雄的後代。「芎」姓為住在長滿九芎樹林的人。目前賽夏族人共有十五個姓氏,分別屬於五個聯族,聯族之間禁止通婚。例如趙姓、豆姓、絲姓、獅姓屬於同一聯族,不得通婚。
賽夏族人對於家族成員的認定,也表現在祖靈祭上。在祖靈祭當天,由家族的長老從祖先籠裡取出一個小酒杯、斟滿清水,再以食指沾水,觸及在場每一位家族成員的雙唇,接受這個沾水禮的人才是家族的一份子,因此新婚的媳婦與新生的嬰兒都要回來參加,而舉行此儀式時異姓、異族的人都不准在場。
姓氏在賽夏族社會雖具有如此重要的文化意義,但所有同一個姓氏的人,並沒有在整個族群內組成一個運作團體,只在各自所在的部落內,組成一個共有土地,一起耕作打獵的互助團體,這個姓氏團體也是每年舉行兩次祖靈祭祭拜祖先的一個祭團。當某一祖靈儀式團體,亦即同姓、共食團體決定從事遠征之舉,即與部落裡面其他同姓或異姓的共食團體斷絕往來。賽夏族氏族組織在功能上所具備的宗教性質成為社會整合基本因素的情形,也見之於其他儀式掌有權和氏族的結合關係上。
 
參考資料: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54,621,057 次